同质化严重,橡胶叶轮企业如何活出自我?自2017年起,国务院将每年的5月10日定为“中国品牌日”,此举旨在呼吁企业建立属于自己的品牌,扩大自身的品牌影响力,从而提升整个国家的品牌形象,将中国品牌推向世界。随着经济的发展,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他们讲究品质,讲究品牌,消费方式多样,呈现出极具个性化的特征,而这些新现象实际上也是对企业的挑战。同质化让产品趋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同质化,这个旧问题重新浮出水面。对于门窗行业,这是个显而易见却无法一蹴而就去解决的难题。所谓“同质化”是指同一大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、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,以至逐渐趋同的现象,产品品种重复,且替代性强,在产品同质化基础上形成的市场竞争行为称为同质化竞争。门窗行业的同质化问题由来已久,很多消费者对各大企业的产品“傻傻分不清”,各大企业也在同质化竞争中丢盔弃甲,不知所措,有的被模仿,有的至今都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路。由此可见,讲好中国品牌故事并不是如此简单。
同质化对消费者和企业弊大于利在这样的情况下,这些同质化现象会给消费者和企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呢?从消费者的层面来说,大多数消费者都是外行人,他们并不懂得分辨企业在行业内的情况和产品本身的制作工艺,从外观也看不出产品的质量问题,很多时候他们消费靠的是感性的认知,觉得这些产品听上去还不错,各方面条件也差不多,那挑哪一个都没有什么所谓。但就在这个节骨眼,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,很多消费者会因为产品“差不多”而选择更便宜的产品。商家被迫打起了“价格战”,贴出了诱人的价格以待顾客,但这样的价格竞争对商家和消费者都是不利的。消费者窃喜,以为天掉馅饼,却不知后期会因质量不佳而带来无穷的后患。有的商家不肯降价,觉得自己家的产品质量好,应该值这个价,但却面临着流失顾客群的风险,半推半就地把客户群体定位为高端消费人群,从而放弃一部分市场;有的商家顺势而为,用相对低廉的价格吸引消费者,试图薄利多销,但这“薄利”何时才能让企业再上一层楼?这不得不是个疑问。
实力雄厚的企业在这样的竞争里尚且能够立足,带着尚存的竞争力和优势投入到产品和服务的提升中,但它们也不能放弃对品牌的建设和对产品、服务的提升,不然曲高和寡,它们终究会被众多“新秀”淹没。而那些还在发展壮大的中小企业就面临着更危险的境地了,在企业的成长期就面临着“价格竞争”,他们被迫放弃一部分用在产品和服务提升的资金,专注于“量”的营销。这样的同质化,显而易见地影响了企业的利润。久而久之,整个行业也会因为同质化严重而举步维艰,从而出现整个行业的创新不足、质量提升不够的情况,长远来看,这种不良竞争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。用差异化化解同质化要解决同质化的问题,实现产品的差异化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。技术研发和创新是其中一条路,企业可以在核心技术和设计上多下工夫,加大创新力度,生产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,以求在行业中脱颖而出。
其次,在企业的众多产品中也要实现产品的差异化,让产品更加多元,同时,不同的产品要有不同的客户定位,针对相对应的消费群体生产、设计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,从而实现精准营销。在这个网络时代,很多门窗会运用网络作为宣传的手段。很多时候,消费者在浏览门窗网站的时候,除了关注质量和款式,他们还会关心企业是不是老字号,企业在行业内的口碑如何,企业有没有获得过什么奖项,企业有什么文化理念,总而言之,他们就是想看看这企业信不信得过,所以一个精美的企业网站会给消费者留下一个好印象,网站做得这么高大上,他们会认为企业本身也不错。除了线上的营销,线下实体店的营销也同样重要。市场营销手段的创新更多时候是要针对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,不是按照一套流程把产品介绍完了就可以了,而是要真的知道客户要什么,他要考虑什么问题,要想客户所想,在尊重他的基础上提出专业的建议,还可以和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,以求他能带来更多顾客。当门窗发展到一定的阶段,产品的质量和口碑都得到了认可,产品的营销就会自动转换为品牌的营销。消费者就是冲着品牌来的,他们先挑了这个品牌,再在品牌里面挑产品。所以,品牌的建设必不可少,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已经成为了过去式,低调务实的品质固然让人钦佩,但默默无闻的状态也确实容易被消费者忽略,要知道,消费者大多是外行人,在他们眼中,没怎么听过的企业就等于不够可靠的企业,不注重品牌建设只会让消费群体也同样默默流失。最后,无论是企业还是产品,都应该赋予它们文化价值,消费者乐于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,也就带动了产品的消费,可见,深厚的文化内涵会赋予产品不一样的重量。